2月18日,苏州独墅湖科教人才市场新年后首场招聘会举行,50多家企业现场设摊“招兵买马”,提供了近千个岗位,其中科技创新型企业占到七成以上。生物医药、纳米技术、网络软件等众多新型科技企业是当天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的热门选择,然而不少企业在招聘时提出的“工作经验”的要求成为大学生们求职路上的最大“拦路虎”。
在某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摊位前,应聘学生自觉地排起了队。“已经收到了三四十份简历,几乎都是大学应届毕业生。”招聘工作人员介绍说,“检测助理、试验员等岗位应聘的学生特别多。”苏州科技学院的女生小孟告诉记者,自己的专业是化学,要找到满意的工作并不容易,生物医药等实验研发助理岗位专业较对口,适合女孩子,“公司给出的薪资也挺满意的,有2500元—3000元/月。”不过让小孟没底的是,公司要求应聘者熟悉相关设备、仪器,“实践方面我们还是较欠缺的,只能试试看。”
据统计,当天招聘会吸引了约七百多名年轻人进场“找饭碗”,而其中三分之二以上均是应届大学毕业生。许多学生对于生物医药、网络科技、动漫游戏等新产业企业挺感兴趣,但“工作经验”的要求让他们无可奈何。一方面企业求贤若渴,另一方面学生也青睐创新科技,但两者匹配度仍是个问题。“这类企业专业要求高,而且都在成长上升期,往往希望招聘到能立刻上手的员工;但作为应届毕业生,我们最缺的就是工作经验。”苏大文正学院的一名学生说。
记者 沈渊
《姑苏晚报》2012年2月1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