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区打造国际一流纳米高地

2011-12-15 10:27:36
695人浏览
来源:

     近年来,苏州工业园区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结合自身情况,确立了以纳米技术引领园区新兴产业发展的战略决策。在2010年和2011年的两届中新联合理事会上,两国领导人都明确支持和鼓励园区大力发展纳米技术产业。

    过去 聚焦“一粒米”的发展之路

 

    自去年专家咨询会以来,根据各位专家的指导意见以及省市领导关于“举全区之力、用全市资源,做大做强最具竞争力的纳米产业”的指示精神,苏州工业园区瞄准国内外纳米产业高端人才和领先技术,集中力量、集中资源、集中政策,以超常规的举措和办法,全力聚焦推进纳米技术创新与产业化工作,取得了初步的成效。
    在2007年获得科技部授牌成为国家纳米技术国际创新园的基础上,2010年12月园区又获得科技部、教育部授牌的国家级纳米技术国家大学科技园;2011年5月获得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授牌的国家级纳米技术产业标准化示范区;2011年7月获得科技部认定,成为国家级纳米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2011年10月国内首个科技部备案的微纳加工与制造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正式挂牌成立。
    聚集国内一流的创新创业资源
    目前,园区已集聚以中科院纳米所为龙头的,包括东大、中科大、西交大、苏大等高校和院所在内的近20家纳米技术相关研究所和实验室以及创新研发机构,累计争取包括国家重大专项、“973”计划、“863”计划等在内的各级科技项目立项600余项,获得资金支持近4亿元,累计申请与受理专利超过1500多项。

 

    园区依托纳米技术创新资源和重点载体,,大力引进纳米技术相关领域的优质科技创新项目,和纳米专项科技领军人才工程,目前,园区已积聚150余家纳米技术相关企业,今年,纳米技术相关产业产值可望突破60亿元,年增长超过50%。
    积聚国内外一流的高端人才和团队
    目前,园区已聚集从事纳米技术研发和产业化人才超5500人,其中院士3人、中科院百人计划18人、国家千人计划15人、省“双创”31人、“姑苏领军”35人、园区领军人才99人。
    园区与中国科技大学、苏州大学、西安交通大学共建的纳米技术学院已启动运作,计划建设从本科到硕士、博士研究生学历教育及中高端产业人才培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培训体系,创建一流的纳米材料与技术学科,形成与纳米产业发展相适应的学科专业和人才培养体系,为纳米技术产业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人才基础。
    建设一流的创新和产业化载体
    2010年9月,第一届纳米专家咨询会后一个月,园区即成立了国资“苏州纳米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首期注册资本5亿元,专注于推动纳米技术产业的发展,包括纳米技术产业发展研究、投资管理、产业基地建设与服务、产业公共平台的搭建与管理、产业项目的征集与筛选、项目投资与管理、产业协作与交流等。

    去年底,园区启动建设“苏州纳米技术产业化基地”——苏州纳米城,预计总投资约70亿元,建筑面积200万平方米,首期面积10万平方米,预计2012年上半年投入使用。同时,今年以来,园区加快建设涵盖孵化到产业化的专业载体。启动了“中科院纳米所二期”建设,总投资约6.8亿元,面积9万平方米。纳米所二期注重应用研发,立足突破若干关键应用技术,形成一批重大成果,并为产业技术的研发和成果转化提供工程化平台和中试基地。同期开工建设的还有“苏州纳米技术国家大学科技园”。
    规划一流的产业支撑平台
    目前,园区已投资3.4亿元,建成了 “江苏省纳米测试分析和工程化平台”和“江苏省纳米技术产业产学研联合创新服务平台”,建成了设备一流、技术一流、国内领先的公共服务平台,已向全国近120家科研院校和企业提供了相关技术支持与服务。
    在此基础上,2011年上半年,园区以纳米公司、纳米所为依托,启动了“江苏省苏州纳米技术产业研究院”项目建设,首期计划投资4.6亿元,面向LED、光伏、平板显示、印刷电子、MEMS/NEMS等重点领域的重大目标产品,以微纳制造技术为核心,聚焦纳米机电制造、纳米光电制造、纳米柔性制造三大分支,通过产业共性技术创新,突破微麦克风、光通信芯片、蓝宝石衬底等一批重大目标产品,重点加强“工程化”研发、“产业化”环节,促进技术成果的转移转化。
    同时,园区还推动了一批国家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建设。2011年11月,由苏大维格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承担、与苏州大学和中科院苏州纳米所共建的数码激光成像与新型显示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获国家发改委正式批准建设。工程中心将投资1.32亿元,建设4个工程研发与应用平台,建立工程化中试线1条,配套微纳结构材料与器件的中试实验条件。
    打造一流的品牌活动
    在科技部和中科院的直接推动下,园区每年举办“中国国际纳米技术产业发展论坛暨产品展”。今年10月27日,第二届中国国际纳米技术发展论坛暨纳米产品展成功举办。与去年相比,本届大会的规模更大,品牌更响亮,内容更丰富,国际化程度也更高。会议报告部分包括有来自10多个纳米产业较发达国家的 100多场报告, “产品展”部分由186个标准展位和8个特装展位组成。参加大会的有来自国内外200多家企业和60多家研发机构及高校的代表。
    同时,园区积极开展纳米技术领域的国际合作,与美、德、芬、以、俄、日、英、加、韩等国建立了多种形式的合作关系和资源引进渠道,与俄罗斯国家纳米集团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与新加坡国立大学、美国代顿大学分别共建苏州研究院,开展纳米技术国际科研与教育合作,与IBM、索尼等世界500强公司在半导体材料与器件等领域开展研发合作、共建联合实验室。
    未来 十亿分之一米带动千亿产值

 

    园区把纳米技术的未来继续聚焦在纳米材料、微纳制造、纳米光电子、生物纳米以及纳米环保5大领域,打造完整的高端产业链和产业生态圈,并推动建立相应的产品标准、测试标准和安全性评价标准等。围绕纳米创新、纳米人才、纳米产业化,打造“三大高地”。以纳米技术创新为核心,促进园区的科技创新和产业升级,积极创建“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 
——科技创新。围绕纳米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园区将累计投入10亿元,建成完善的纳米技术创新公共服务平台体系;建成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和研发机构30家以上;累计组织实施研发项目并形成科技成果超500项,其中20项以上达到国际先进水平,50项以上填补国内空白,达到全区知识产权年申请量10000件的规模(其中发明专利占比达50%以上)。
——人才培养。大力推进高等教育和人才培养,建成5家以上高水平纳米技术学院或中外合作纳米技术联合研究生院;累计引进或培养纳米技术教学和科研领军人才1000名以上;设立与纳米技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相适应的高等教育学科专业20个以上,相关专业的在校研究生和本科生规模达10000人;其中由校、所、企共同参与的各类联合培养或企业委托培养的学生比例达30%以上;新增企业实习实训基地20家以上。
——产业培育。园区还将通过创新成果的孵化培育和新引进成熟项目,每年新增纳米技术产业化项目100个,其中领军型项目40个;5年内累计投入100亿元,在纳米技术领域建成250万平米产业化专业载体;设立规模不低于6亿元的纳米技术产业专项引导基金,引进具有一定规模的产业基金和创投企业30家以上,新增创新金融产品(信贷、担保和保险)20个以上;累计引进和培育创业成功企业超过500家,形成产业规模200亿元/年,带动相关产业领域产值达千亿级。
编辑 唐晓雯
2011年12月8日
社区互动话题
秋天,葡萄的功效堪比冬虫夏草
秋季是吃葡萄的好季节。每逢秋季吃三斤,好处多多哟!就算仅仅是冲着味道酸酸甜甜的葡萄也是很多人的最爱何况,还有这么多棒棒的
参与讨论》
盘点苏城人气地方菜!队长带你大吃四方
从烹调技艺各具风韵的“八大菜系”到《舌尖上的中国》美食纪录片的走红,吃,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可谓是“悠悠万事,惟此为大”。在
参与讨论》
苏州十大高薪行业出炉 网游业9165元高居榜首
在线数据显示,从苏州地区2015年夏季各行业的竞争指数来看,能源/矿产/采掘/冶炼行业竞争指数最高,其次是物流/仓储,再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