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园区实施“文化繁荣行动计划”提升软实力

2011-09-16 10:30:43
762人浏览
来源:

在很多人看来,“国家开发区”总是与各种经济指标联系在一起,鲜有文化优势。

    今年年初,园区将“文化兴区”定为园区未来发展的重要战略之一,同时,把“文化繁荣行动计划”列入园区转型升级的“九大行动计划”;今年8月,园区正式启动实施“文化繁荣行动计划”。

    站在转型升级、创新发展的紧要关头,园区赋予了“文化”更丰富有力的内涵;文化也将在园区这座非凡城市写下崭新注脚——是竞争力,是向心力,是幸福感。

      “苏州小狐狸”媲美美国梦工厂

    文化产业是创新发展新引擎

    【镜头点击】

    
    在今年8月底落幕的第14届中国电影华表奖颁奖典礼上,一只“小狐狸”在这个国家级电影盛会上掀起了一股“苏州风”,由苏州天润安鼎动画旗下出品的《兔子镇的火狐狸》获得华表奖优秀动画片奖。“苏州小狐狸”夺得大奖,征服评委的正是达到国际水准的高制作水平。影片的角色、场景、动作、表情制作精细传神,水、火、爆炸等特效场面真实而震撼,“全角色全毛发”技术的运用令观众耳目一新。《功夫熊猫》导演约翰·斯蒂文森发出了这样的高度赞誉:“‘小狐狸’的动画形象非常可爱,制作水平很优秀,效果可与美国梦工厂媲美!”

    苏州天润安鼎动画有限公司董事长丁冬这样理解“小狐狸”的成功:动画需要扎根于文化土壤才能获得旺盛的生命力,园区良好的动漫产业发展环境及产业集群优势是“小狐狸”诞生的沃土。

    展望未来,丁冬更是信心满满:“我们有信心做出震惊世界的国产动画。”

    【解读】

    在园区,文化产业已成为创新发展的新引擎。“当前,园区经济发展面临资源能源紧缺、商务成本上升、环境承载有限等制约,技术含量高、环境污染小、资源消耗少、影响范围广的文化产业必然成为产业结构调整的重要突破口。”市委常委、园区工委书记马明龙如此阐述园区“文化繁荣行动计划”的意义。

    事实上,园区文化产业发展早已迈出先行先试的脚步。

    近年来,园区文化产业规模日益壮大,已先后打造了国家级动画产业基地(国际科技园)、省级文化产业基地(文化艺术中心)等一批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建成和在建的文化产业重点项目总投资额达104亿元。动漫创意、旅游会展等优势产业蓬勃发展,涌现了蜗牛、神游、士奥动画等一批产值超亿元的文化龙头企业。 2010年园区完成原创动画片17部、动画片共8646分钟,排名全省第二、全国第六。截至目前,园区文化企业达360家,2010年文化企业营业收入达150亿元,文化产业增加值达38亿元,占GDP比重达2.8%,占全市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和产业增加值的11%左右,获得上级文化产业引导资金1386万元,基本形成了门类齐全、结构合理、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体系,园区成为了省市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集聚区。

    随着园区“文化繁荣行动计划”的实施,将形成动漫创意、文化旅游、广告会展以及演艺娱乐四大优势产业集群发展的合力优势。到2015年,文化企业总数达到800家以上,新增国家级和省级文化产业基地各1家,文化产业增加值实现翻番,占GDP比重达6%,文化产业营业收入和产业增加值占全市比重达13%,基本形成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和项目集聚、发展高速、特色鲜明的文化产业高地。

    邻里中心溢书香

    文化繁荣提升城市向心力

    【镜头点击】

    “如果文化就是一座城市的生活,那这座城市一定就是最好的城市。”这是东湖大郡曹先生一家最深刻的感受。

    曹先生一家的人员构成颇具园区代表性。曹先生和太太都是湖北人,在美国留学成家然后一起回国,在苏州站稳脚跟后,曹先生把父母亲接到苏州养老。

    曹老先生开心地说:“园区丰富的文化生活是最吸引我们的地方,在苏州过的真是老有所乐的生活。”曹老先生每天到邻里中心借阅喜爱的书籍是他乐此不疲的一件事;曹老先生的老伴最喜欢“凑热闹”,每逢邻里中心举办活动,不管是跳蚤市场还是美食节,从不落下。曹先生和夫人的最爱则是文化艺术中心,很长一段时间,曹先生的QQ签名是:不在文化艺术中心就在去中心的路上……

    【解读】

    文化是城市要素的重要构成,一个城市没有文化就没有灵魂。

    在现代社会,城市文化软实力更成为一座城市综合实力和竞争力的组成部分,一座现代化城市是否具有人文关怀是衡量这座城市是否具有精神感召力和影响力的重要标准。

    园区的人文关怀体现在生活的每个细节。

    邻里中心是园区借鉴新加坡经验建成的“社区商业中心、休闲中心和文化中心”,十多年来,邻里中心已举办各种文化主题活动、文艺表演、文化展示和公益性广场文化活动300余场,近年来,邻里中心公司还每年投入近200万元在湖东、新城、方洲和中新生态科技城开设图书馆分馆4家,场地面积达1100平方米,大大丰富了市民的精神文化生活。在文化艺术中心,设施一流的大剧院、影城是园区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中心的《罗密欧与朱丽叶》与《人偶情缘》等一批原创精品正成为苏州的一张张靓丽名片,成为来苏客人的美好回忆。

    积极倡导推广全民阅读、提升公民人文素质是园区“文化繁荣行动计划”的一项重要内容。由苏州独墅湖图书馆承办的苏州工业园区首届全民阅读季自今年4月起,沐浴着浓浓的书香,满载着读书的快乐,历时近4个月,开展了近40场赛书会、主题论坛等各类富有创意的阅读活动,号召社会各界积极响应“让阅读成为一种习惯”,让广大市民尽享阅读之乐,有效推动了文化园区的建设。

    “文化繁荣行动计划”将把更多生动细节写进园区人的生活。据了解,“文化繁荣行动计划”将重点实施“3410计划”:“3”即建设以区、镇(社工委)、社区三级文化设施为基础的公共文化设施网络体系,“410”是完善提升和加快推进独墅湖图书馆为总馆的图书馆总分馆体系、多厅影院体系等10大重点公共文化设施和场所建设;加快推进诚品书店、凤凰国际书城等10大重点文化项目建设;完善提升和加快推进“巴塞当代美术馆”、“基金博物馆”等10大文化专题馆建设;加快培育中新文化节、金鸡湖商务旅游节等10大品牌文化活动。随着计划推进,到2015年,园区主题文化馆、展示馆、艺术馆、美术馆将达到10-15座,年度展览主题项目不少于100个,年接待观众人数达100万人次。

    “胜浦三宝”列入省非遗名录

    公共文化服务提升居民幸福感

    【镜头点击】

    胜浦镇居民老赵常常陷入幸福的“烦恼”,镇上社区群众文艺团队有30多个,从小喜欢吹拉弹唱的老赵看着这个也喜欢,看着那个也想参加,本来应当享清闲的老赵却有了这样一句口头禅:“时间真是太紧张了!”

    近年来,胜浦镇把文化建设作为“幸福胜浦”的基本要求。大手笔投入是胜浦镇群众文化蓬勃发展的有力保障。

    2010年,该镇投入300余万元用于文化建设,各类群众文艺团队蓬勃发展,截至目前,该镇已有舞蹈队、连厢队、宣卷班、山歌队等群众文艺团队30多个。据该镇工作人员介绍,今后,该镇将把文化服务向新苏州人延伸,吸引更多新苏州人参与各类文体活动,全面提升幸福指数。

    大投入不仅提升了群众的幸福指数,同时也大大推动了该镇特色文化的打造和提升。据了解,自2009年以来,该镇已成功创建了江苏省特色文化之乡、江苏省体育强镇、江苏省文明镇;“胜浦三宝”(山歌、宣卷、水乡传统妇女服饰)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解读】

    只要是群众需要的,就是政府关心的。

    近年来,园区公共文化服务不断完善,大手笔投入精心打造了苏州文化艺术中心、国际博览中心、评弹学校、独墅湖图书馆、园区文化馆等一批重点文体设施,公共文化设施总面积达21.5万平方米,公益性文化设施面积达12.8万平方米,人均公益性文化设施面积0.18平方米,人均拥有文化体育设施的数量和质量居全国开发区前列,所辖三镇均被评为江苏省体育强镇。

    据了解,随着“文化繁荣行动计划”的深入实施,园区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将更上一层楼,这也意味着园区人有更多惊喜值得期待。

    ——到2012年,园区全面完成国家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示范区创建;到2015年,新增公共文化设施面积10万平方米,每万人拥有公共文化设施面积达到3700平方米;新增公益性文化设施面积5万平方米,人均公益性文化设施面积超过0.2平方米;区、镇、社区三级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完备,公益性文化设施实现全覆盖,“15分钟公共文化服务圈”全面建成。

    ——探索运用新媒体进行文化传播的方式和途径,城市无线宽带网络覆盖率达100%,无线宽带人口覆盖率达80%,基本建成“人人、时时、处处”都能上网的“无线城市”。加快建设数字电视多媒体网络、网上图书馆、网上博物馆、网上剧院,不断提高公共文化资源利用效率和公共文化服务数字化、信息化、网络化水平。

    ——将文化领军人才纳入“金鸡湖双百人才计划”,力争到2015年,定向引进100名国内外知名的文艺大家、社文专家、文化产业领军人才和经营管理人才。

社区互动话题
秋天,葡萄的功效堪比冬虫夏草
秋季是吃葡萄的好季节。每逢秋季吃三斤,好处多多哟!就算仅仅是冲着味道酸酸甜甜的葡萄也是很多人的最爱何况,还有这么多棒棒的
参与讨论》
盘点苏城人气地方菜!队长带你大吃四方
从烹调技艺各具风韵的“八大菜系”到《舌尖上的中国》美食纪录片的走红,吃,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可谓是“悠悠万事,惟此为大”。在
参与讨论》
苏州十大高薪行业出炉 网游业9165元高居榜首
在线数据显示,从苏州地区2015年夏季各行业的竞争指数来看,能源/矿产/采掘/冶炼行业竞争指数最高,其次是物流/仓储,再
参与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