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还贷难绝不是助与学的问题

2008-06-20 10:53:00
748人浏览
来源:人才网信息中心
 

“原以为考上大学,跳出农门就可以改变自己的生活状态了,再穷也要读完大学,经过申请,自己贷到了两万元。没想到现在毕业后饭碗都没搞定,咋还贷嘛?”大学生求职成本平均需要4000元左右,而贫困大学生,普遍要经历前期投入低导致的就业难度大、起点低,因而还贷能力差这样的恶性循环。为什么那么多大学生违约还贷?是社会诚信的缺失,还是生活拮据的无奈?上述调查,一定程度上回答了人们的疑问。(《中国青年报》6月18日)

报道中披露的问题,应该说是比较客观的。出身农村或城市贫困家庭的大学生,面对异地上学、异地求职的环境,“就业难加剧还贷难”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如何让这些因为“求职难”、“起薪低”而导致的还贷难问题得以解决,我以为并不是问题的关键。最关键的,还是要从根本上解决“毕业即失业”的难题。这个问题解决了,还贷自然也就不算什么问题了。

有人可能会认为,解决“毕业即失业”话题是否大得有点离谱?我认为只要脚踏实地从基础做起,总会有相对解决的那一天。而具体解决之道,则应该从两个方面加以调整:

一是政府从办学方向上加强调整。如今,无论是求学观念,还是教育导向,人们都还把上大学作为求学的唯一正途。但是现在大学僵化的教育,与市场化的用人机制存在着相当大的反差。几年正规的大学学业,相对于绝大多数未来的求职一族而言,学到的那些综合性、概念性知识,与用人者微观化且“即聘即用”的价值取向有着非常大的矛盾。而高额的学费,又恰恰不为这样的普遍矛盾负责,客观上形成了“学习投入大———求职期望高———市场不适用———就业竞争力弱———投入产出低”这样的恶性循环。而职业教育,就整体来说无论外延还是内涵,都还没有担负起教育与市场的对接使命,没有形成一定的示范效应,未能广受重视。因此,通过解决与市场衔接更紧密的教育多品种、多选择问题,才是缓解“就业难加剧还贷难”的首要途径。

二是引导学生从学习方向上加强选择。笔者的女儿在一家软件企业就职,前几天的一次无意闲聊中,我向她提出了这样的假设:如果你没有上大学,现在可能在做什么?收入几何?她说只能做个超市服务员,月薪千元左右。循着这样的思路,我想基本可以回答那些“上大学无用论”的说法了。但问题也并不是“有用”与“无用”那么简单。读书为的是学本领,而学本领却不一定非要上大学,更不一定非要上名校或热门专业。这就提出了一个学生或家长如何选择的问题。我敢说,上学“投入产出比”的高与低,与自己选择的对与错有着密切关系,任何非理性,任何对自己、对客观环境缺乏客观认识的选择,很有可能最终走入“能力对不起学历”的困境中。

助学贷款的归还问题,是中国教育改革紧迫性的客观反映,绝不是一个助与学、放贷与用贷的简单关系。只有放在一个更大的系统中来认识,才能从根本上解决。

社区互动话题
秋天,葡萄的功效堪比冬虫夏草
秋季是吃葡萄的好季节。每逢秋季吃三斤,好处多多哟!就算仅仅是冲着味道酸酸甜甜的葡萄也是很多人的最爱何况,还有这么多棒棒的
参与讨论》
盘点苏城人气地方菜!队长带你大吃四方
从烹调技艺各具风韵的“八大菜系”到《舌尖上的中国》美食纪录片的走红,吃,在中国人的生活中可谓是“悠悠万事,惟此为大”。在
参与讨论》
苏州十大高薪行业出炉 网游业9165元高居榜首
在线数据显示,从苏州地区2015年夏季各行业的竞争指数来看,能源/矿产/采掘/冶炼行业竞争指数最高,其次是物流/仓储,再
参与讨论》